近些年来,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能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而为了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能耗性,越来越多的厂商逐渐使用塑料材料尤其是品质优良的再生塑料代替汽车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金属材料,以此达到减轻汽车质量、缓解不可再生性能源被高频使用等现象,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动力,与此同时,也让塑料工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塑代钢的可行性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对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集成化、小型化和电气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新能源领域,车身和电池的轻量化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能源利用率。相关研究表明,每减轻100公斤重量,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可提高10%-11%,同时电池成本和日常损耗成本也可以减少20%。
而同时塑料行业的日益发展也让塑料的性能越来越好,出现了不少在性能层面可以与金属材料相媲美的优质材料,因此,以塑代钢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塑料能够大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塑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场景
内饰件:可用于制造仪表板、门板、座椅构件、中控台和内饰细节,提供舒适、美观和功能性。
引擎部件:许多引擎部件,如风扇叶片、油箱、空气滤清器外壳等,它们需要耐高温和耐腐蚀,保护发动机正常运行。
灯具与透镜:汽车前照灯、后尾灯和指示灯的透镜通常采用光学级塑料注塑制造,以确保良好的光学性能。
电子组件:许多电子组件的外壳和支架也是注塑制造的,这些组件用于汽车的电气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
悬挂部件:一些悬挂部件的制造采用高强度塑料,以提供轻量化和抗腐蚀性能。
汽车厂商动态
近年来,基于环保需要,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采用再生塑料应用到自家的产品之中,比如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宣布从2025年起,其汽车中至少25%的塑料将来自回收材料。在沃尔沃汽车之前发布的全新小型纯电豪华SUV EX30中,回收塑料占比达到17%,包括车内部件、车外保险杠等,该车报废时的回收率可达到95%。